把不少網民“逼瘋”的網絡彈窗好日子到頭了,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動刀”整頓。據媒體報道,近日,國家網信辦根據群眾舉報,對傳播色情低俗及虛假謠言信息的迅雷彈窗服務采取了關停措施。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稱,迅雷彈窗服務傳播色情低俗及虛假謠言信息,特別是“信息”欄目中相關問題尤為集中,影響十分惡劣。
資料顯示,網絡彈窗已基本涵蓋網站、網頁游戲及播放器在內的絕大部分互聯網產品,成為網上信息傳播和廣告推廣的重要方式。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網民常用軟件中,有彈窗廣告行為的軟件達1221個,其中每天彈出廣告數量超過1000次的軟件近500個。
其實,梳理一下可以發現,除了網絡彈窗之外,視頻廣告、垃圾郵件之類的網絡廣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與它們中的一些打過交道,并有可能因為這些廣告而產生過困擾。接下來中國日報中文網為您列舉十種堪稱“逼瘋用戶”的網絡廣告營銷方式。
1.網絡彈窗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網民常用軟件中,有彈窗廣告行為的軟件達1221個,其中每天彈出廣告數量超過1000次的軟件近500個。業內人士介紹稱,由于網絡彈窗對網民具有強制性,網民不能自己選擇,只能被動接受,因此這種形式被很多網絡公司普遍利用,有日益泛濫趨勢,特別是手機APP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彈窗。從這一點來說,網絡彈窗這種廣告方式確實堪稱“逼瘋”用戶的第一殺手。

2.廣告郵件
隨著電子郵件使用的越來越普及,電子郵件廣告現在已成為使用最廣的網絡廣告形式。電子郵件廣告具有針對性強、費用低廉、簡單快捷、反應迅速、覆蓋率高的特點,且廣告內容不受限制。但那些未經同意發送的垃圾廣告郵件很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調查結果顯示,網民平均每周收到6.5 封電子郵件(不包括垃圾郵件),收到垃圾郵件6.9封。

3.視頻廣告
在用戶著急要看一篇視頻時,需要等待60秒,這已經算是好的了,90秒、120秒這樣“任性”的也有,???視頻緩沖失敗了?對不起,您需要再看120秒的廣告!

4.看起來像內容的廣告
在網頁上,這種廣告一般會出現在兩個位置(一個是位于頁頭下方的條幅和頁面右邊的公示欄),通常會偽裝成利率計算器、問卷調查或者與網頁內容匹配的相關鏈接,誘使用戶點擊或參與互動。這種情況下,用戶發現自己“受騙”時的抓狂自然不言而喻。

5.動畫廣告
網頁上突然出現動畫的廣告(例如圖中跳舞的女人),乍看之下很吸引人,因為這些廣告常常是頁面中唯一運動的元素。但這些廣告也常常是低質量的,可能降低網站的可信度。用戶如果頻頻遭遇這樣的動畫“沖擊”,想不被逼瘋也難。
6.植入廣告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令全球觀眾真切地體會到了植入廣告的威力,其實植入廣告在網絡中無處不在,只要你仔細去尋找,就回發現新聞報道中、視頻小短片中到處都是。所謂植入廣告,是指把產品及其服務具有代表性的視聽品牌符號融入影視或舞臺產品中的一種廣告方式,給觀眾留下相當的印象,以達到營銷目的。據統計,在今年熱映的《變4》之中,植入廣告的企業就達到了近20家,比前一部多出三倍。這讓許多“變迷”感到擔心,下一集的變形金剛會不會變成《威震天舒X奶之爭》?!蹲冃谓饎偂废盗须娪傲钊蛴^眾真切地體會到了植入廣告的威力,也令這一廣告形式再次泛濫。
7.自動擴展的半頁廣告
這種半頁廣告位于頁面內容的上部,打開后常常覆蓋了內容,并要求訪問者自己關閉。這種廣告模式讓用戶的正常瀏覽遭到了干擾,被逼瘋的感覺也是時??M繞心間。這種廣告模式讓用戶的正常瀏覽遭到了干擾,被逼瘋的感覺也是時??M繞心間。
8.微信廣告
移動互聯網時代,伴隨著微信的普及,許多人的朋友圈成為了廣告的“重災區”。原本為分享生活點滴、了解朋友動態的設計,如今卻淪為了批發、代購的“殺熟”平臺,讓人們心煩不已。微信的普及,令許多人的朋友圈成為了廣告的“重災區”。
9.搜索引擎廣告
想在搜索引擎上查點資料,可搜索的結果卻全是廣告,真正有用的內容沒幾個,這樣的感覺對許多用戶來說并不陌生,與之相伴的無奈與抓狂自然也不需多言。想在搜索引擎上查點資料,可搜索的結果卻全是廣告,真正有用的內容沒幾個。
10.手機頂部推送通知
許多人的手機平日里響個不停,看似是事務繁忙,但其實卻是在被手機中安裝的各種工具、APP發送的推送通知所騷擾。一解鎖手機屏幕,看到滿屏的推送通知,“被逼瘋”的無奈立刻就涌上了心頭。一解鎖手機屏幕,看到滿屏的推送通知,“被逼瘋”的無奈立刻就涌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