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互聯網企業通過軟硬件產品爭相將觸角伸向家庭,以聚攏流量創造新的入口時,傳統物業公司在連接社區上具有舉足輕重的節點作用,但落后的商業模式和不規范的行業體制又讓其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從占領手機到走進家庭,社區入口所具有的O2O生態與商業模式的整合侵蝕性,非常有可能推動未來互聯網行業生態格局的改變。這恐怕是任何一個互聯網巨頭未來都不敢丟失的戰略要地。
但是由各個開發商把持的小區物業一方面呈現著零散碎片化的狀態,亟待整合。另外物業管理行業在多年不規范運作下,眾多潛規則和利益小團體對于第三方的進入形成了明顯的阻礙。
物業公司未來將會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就像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金融,小米對于傳統手機行業的顛覆式創新一樣,傳統物業公司目前的經營方式、服務水平已經不能滿足公民意識日益增強的小區居民對于維護自身權益的要求。
這種由傳統商業模式和行業管理體制造成的“窠臼”,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更像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B2C點對面服務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大眾客戶是互聯網企業的強項,那么一家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物業公司會怎么為小區居民服務呢?
首先,管理和互動平臺會全面互聯網化,與每個小區業主的手機和家庭電腦連接。每日值班上崗與小區業主直接接觸的保安、清潔工、水電工等將匹配專屬二維碼,以及未來帶RDIF識別的智能硬件接受業主的實時監督。業主們的好評與差評將是每個物業人員月度考核的數據參考?!扒簏c贊”也將會是未來物業管理人員的工作常態。
在服務需求上,也將實現全平臺化。所有的服務均以手機端物業APP以及配備到每個小區家庭的智能一體終端來實時連接。收快遞、送小孩、查詢家庭監控視頻、點餐送餐、社區零售店下單送貨、交物業管理和水電煤氣費、叫家政服務、機場接送機、叫專車服務、衣服干洗、電話費充值、購買彩票、家庭理財、房屋租售托管等等都將可以在手機和電腦物業平臺下單,并實時顯示工作進度,以及跟進服務的物業工作人員與指定供應商。
問題來了,這種超過五星級和目前豪宅盤物業的管家式物業服務貴么?普通老百姓怎么能承受的起?
事實上這種由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不僅基本收費會更低,還會有很多免費的機會,甚至還能有收益。這背后對應的是互聯網化的物業公司所帶來的全新商業模式。
新型物業公司不再依靠開發商與政府關系來尋求入駐小區。超過預期的服務產品將成為競爭入駐,撬開小區大門的殺手锏。在商業模式上,互聯網型的物業公司也不在局限于從有限的清潔、安保等基礎物業管理費中全力壓榨出最大的利潤,也不會通過暗箱操作小區公共物業租賃收入來喂肥個別管理層的口袋。服務與管理的最大化透明,盡全力贏得小區業主的信任,建立信譽是互聯網化物業管理公司商業模式最大化的基礎。
新型物業公司不再是一個零碎的經營實體,更是一個基于社區與居民個人服務的資源整合者與高效管理者。這類公司會充分搭建小區公共位、居民手機、電腦端、以及物業到戶智能終端的廣告平臺,居民可以選擇通過接受廣告信息推薦來抵消部分物業管理費,乃至全部的基礎物業管理費。
新型物業公司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最有價值的應用渠道分發平臺,并擁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居民在應用商店里下載相關應用,以及游戲類應用的持續充值都將會為物業公司實現新的商業模式。居民在應用商店下載、消費應用也將會成為抵扣物業管理費用的通道。
新物業公司還會整合基于小區1公里范圍內的實體商店服務,并與電商、物流公司形成聯盟組建獨立的O2O生態,建立會員體系。在物業管理平臺的干洗店、零售店、快遞公司、理發店、餐飲店開個年卡,也將有機會抵扣物業管理費。有了利益聯盟,物業公司也更樂于積極主動的提供多樣化的綜合服務,并通過服務質量來爭取最大化的收益。
更為關鍵的是,新型物業公司未來還將是一家整合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公司,為家庭提供理財、融資、借貸、投資等系列化的金融服務。如果購買物業公司年化收益6%的穩健性理財產品,達到一定額度,全年物業管理可全免。如果未來的物業公司持有金融牌照可以吸儲,存款50萬以上的家庭,不僅可以免收物業管理費,還將享受VIP居民在小區管理和物業O2O生態里一系列特許權益。
看著這些著實讓人激動,那么這么強大的物業公司由誰來做,誰又能做的好呢?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對于流量、生態、商業模式嗅覺敏銳的互聯網巨頭們??棵赓M起家的360已經搶跑,在基石投資彩生活香港上市后,我在虎嗅的F&M節上曾問過360副總裁沈海寅,為什么會去投資一家物業管理公司?他的回答頗有玄機:“物業管理還要收費,是不合理的?!毙滦螒B的物業公司,起點很高,對資源整合和運營都有著非常高的管理與技術要求,而且要革一個行業的命注定了是在大量風險資本驅動下的高富帥游戲。
智能家庭最有效的承載者
今年是智能家庭的元年,谷歌、蘋果、三星三巨頭都加大了對智能家庭硬件產品與軟件平臺的布局,國內海爾與小米等也已開始推出系列的硬件產品。京東只軟不硬,推出了一個超級APP,坐收漁翁之利,期望扮演客廳的“控制者”。
如果說移動互聯網靠手機和APP就可以構建生態鬧革命,智能家庭則要復雜的多。一是家庭多個成員橫跨多個年齡層,對軟硬件的需求有完全不同的差異;二是家庭成員之間男女性別差異對于硬件品牌和功能也有完全不同的偏好。構建單個品牌的智能家庭生態在家庭購買決策上就是一件難以協調的事情。那么在多個品牌不同功能的硬件和多套封閉系統平臺共存的智能客廳里,誰會是硬件廠商們都愿意開放的第三方呢?
互聯網化的物業公司在智能家庭的渠道產業鏈條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未來的物業管理在硬件端本身有大量的智能化需求。比如帶有存儲芯片和RDIF的門禁卡將實現業主身份的自動識別。進入小區時,一米距離內小區智能門鎖將自動開啟。在崗保安的執勤不在以掛著對講機為標志,更多將會是集成了智能攝像頭、GPS定位、RDIF射頻識別、對講、警報和物業平臺系統的大屏觸控智能終端,讓每位物業管理人員在未來復雜綜合化的業務服務里扮演高效的多面手。小區的路燈也將會智能化,將節能與照明做到最佳平衡……
智能物業與智能家庭有著更匹配的對接屬性。智能物業更趨前的行業需求和率先實踐會帶動智能家庭的發展。物業對于智能硬件產業鏈來說,第三方渠道的屬性和社區入口把關者的角色,也將實質性的整合不同品牌的智能硬件生態鏈。智能物業整合智能家庭的平臺系統,將是未來小區智能家庭真正意義的客廳“控制者”。
從智能插座,智能溫控,智能燈泡這些智能小家電,到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家庭安防這些大家電,智能家庭的未來不僅僅是更便捷的控制和智能化的感應。他的真正威力在于智能家庭基于家庭大數據與外部服務鏈做到更精準的對接和智能篩選,幫助家庭以最優的方式管理生活場景。
比如冰箱不在僅是冷凍保鮮食品的工具,更是家庭健康食譜的管理者和生鮮超市配送的在線對接平臺。電視更是融合了在線教育、家庭付費影院、家庭娛樂、家庭游戲、家庭親屬間遠程視頻問候的平臺。所有的智能家電都將會被有效的串聯在一起,基于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給予智能感應回饋。不論智能家庭生態呈現如何多樣化的發展,智能物業所搭建的O2O生態都將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社區金融流量入口
從互聯網金融的快速崛起,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民營銀行破冰,存款保證金制度實施,社區銀行遍地開花的節奏來看,目前大力度的系列金融改革已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金融服務將會引入充分的競爭與淘汰機制,服務對象全面下沉到個人用戶和小微企業。
互聯網金融試點破局的寶寶類理財產品雖然通過便利的體驗聚集了海量用戶,以及沉淀了大量資金,但是戶均投入不足5000元的現實以及高流動性,也充分表明除了培養用戶外,短期內從屌絲金融中獲得較豐厚的收益并非易事。
相對于屌絲金融,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金融在需求上更為直接。幾乎覆蓋了目前主流的金融產品。從保險、借貸、理財、儲蓄到風險投資均為主力消費人群。圍繞社區做更為精準的C2B社區金融服務不僅能讓新型物業公司將服務產品拓展到業務流水更大,凈利潤更高的金融市場,這種服務產品的提升也將會促進物業管理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進而帶動物業管理基礎服務質量的提升。
新型物業公司通過社區服務線上平臺,領里社交平臺、O2O生態服務鏈、智能家居管理等眾多連接點將與小區家庭建立最為密集的聯系,并通過服務積累信譽來開展社區金融服務。
對于已經將觸角伸向社區的各大傳統銀行旗下的社區銀行來說,其可以成為物業公司整合金融服務產品提供C2B金融產品服務的重要支撐并互為補充。
未來的物業公司集團本身可能會持有相應的金融服務牌照,聯合傳統機構推出針對社區居民的理財、投資產品服務,同時還是針對社區金融服務平臺的整合者,并可能提供更專業化24小時的實體網點服務支持。
可以設想的是,未來在小區物業智能服務大廳,會提供銀行網點級的專業服務,并將整合社區銀行網點,提供專屬的物業型理財產品,以及融資產品。服務時間可能會提升為24小區,小區內物業理財經理則可以隨叫隨到,上門服務。
物業線上服務平臺可能成為各大互聯網金融入口針對社區金融產品的整合服務提供者,比如電商型流量入口余額寶、社交型流量入口理財通、個人財務管理型流量入口隨手記等。
在商業模式和資本的驅動下,未來的互聯網型物業公司存在很多種可能。走向集眾多寵愛于一身的平臺型高富帥行列有很大機率。這也應了馬云的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萬一實現了呢?”